同济病理学科发展历程
(资料来自档案馆和部分老专家提供的信息)
一、早期历史回顾
早在同济医学院及随后的同济大学的前身德文医学堂于1907年在上海成立后不久,就已在附属宝隆医院内建立了病理学馆,这就是目前病理学系的前身。当年曾由德籍教授费舍尔(W. Fischer)、冯海克(von Hayek)、奥本海默(H. Oppenheim)以及我院早年毕业校友梁伯强教授(后来任中山医科大学病学教研室主任兼副院长)相继在此主持工作。抗日战争期间,同济大学由上海辗转内迁,德籍教授纷纷离去。当学校在四川宜宾时,我院乃请时在重庆的上海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任谷镜汧教授(亦为我院老校友)每年来宜宾担任教学工作。后来,又经谷镜汧教授推荐,我院聘请了上海医学院的吴在东教授来宜宾担任病理学馆主任,主持教学与病理检查工作,吴在东教授的夫人朱既生及我院毕业生武忠弼任助教,直至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在抗日战争期间,德国在上海占用了上海戈登路基督教女青年会会址,建立了‘上海德国医学院’(Deutsche Medizinische Akademie Shanghai, DMAS)病理学馆, 并由新派来的德国病理学教授R·脑艾曼(Robert Neumann)任主任。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6年春,尚在宜宾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派遣武忠弼先期赶往上海,接管了德国医学院病理学馆的馆产。与此同时,学校迁回到上海后也从国民党手中收回了原有的附属同济医院,德国医学院病理学馆也随之整体并入同济医院,并成立了我院战后的病理学馆,由杨述祖教授任病理学馆主任。杨教授到任后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使学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相继聘任了陈其三、陈学诗、庆太平、吴旻等本院毕业生担任助教。
二、迁院后病理学系的建立和发展
1951年底,我院奉命西迁武汉。病理学馆乃由上海乘船整体迁汉,于1952年初抵达武汉并与原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组合并,成立了按国家统一命名的中南同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组(后改称教研室),原在武汉大学病理学教研组工作的李志尚教授和沈琼、祝庆蕃等同志亦并入我教研室,从而充实了教研室的师资力量。但此时的附属同济医院则因武汉院址尚未建成而暂留上海,先期来汉的病理学教研室并入当时的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杨述祖教授任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兼基础医学部主任。这时,原武汉大学附属汉口协和医院也划归我院作为附属医院,我教研室便承担起该院的病理检查工作。1955年5月在上海的附属同济医院也迁来武汉,我教研室除教学任务外承担起协和与同济两所附属医院的病理诊断工作,但教研室在建制上仍属于当时的基础医学部,师资队伍逐步扩大到40余人,病理学科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1956年病理教研室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杨述祖教授同年招收研究生2名,均于1960年毕业,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冠心病猝死、人体血吸病的病理学、血吸虫病发病机制和实验性肝癌等领域。1956年在全国学习苏联的形势下,有了翻译的苏联的病理学教材,病理学教学实习课也从大实验室改为小实验室上课,而且增设了病理生理学科。1959年病理学教研室考虑到更加密切与临床联系,从当时较好的三台切片机中分出两台,连同相关的设备分别送至协和及同济两个附属医院,成立病理室,由两个医院配备有关设备及技术人员,由教研室派教师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当时两个医院的活检每年各为3000多到4000多例。
1959下半年,由于医学院分别在湖北郧阳与河南洛阳创建了两所分校,即湖北郧阳医学院与河南洛阳医学院,同年抽调病理学教研室的毕可容前往郧阳分校,沈琼和祝庆蕃前往洛阳分校负责两分校的病理学教学与病理检查工作。后来,沈琼和祝庆蕃教授又随着洛阳医学院并入郑州河南大学医学院(现为郑州大学医学院)。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期间,病理教研室与全国一样,遭受了冲击和浩劫。部分教师遭无端的迫害。即便如此,七十年代初杨述祖教授便开始酝酿编写一本外科病理学参考书,要把他毕生的病理诊断经验传给广大的病理学工作者。在他的倡议下,联合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的同道们共同编写。1978年12月《外科病理学》上册正式出版;1983年春,杨述祖教授身患重病,但仍继续为该书的编写、审阅呕心沥血,直至该书上、下两册印成出版,前后历时7载。该书内容丰富,是当时国内诊断病理学方面最具权威性的大型专著,受到全国病理学界广泛的好评并于1996年该书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77年高等院校恢复高考后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决定,由武忠弼教授主编《病理学》教材,1979年7月出了第一版,前后共出4版,第4版于1996年发行同年12月获卫生部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1980年本教研室由黄光照教授牵头,组建了法医学小组,并于1985年从病理学教研室中分离出来,成立了法医学系。1983年医学院成立了实验医学研究中心,武忠弼教授出任新建立的实验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该中心下属的超微病理研究室主任。随后,武忠弼教授当选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并先后获得德国总统颁授的德国大十字勋章和星级大十字勋章。 刚从德国进修回国不久的邓仲端教授于1983年任病理教研室主任。邓仲端教授回国前将工资余款3万多马克购买了倒置显微镜、低温冰箱等有关设备,用于回国后建立细胞培养室,其后,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逐渐建立了免疫病理、显微分光光度计、超薄切片等实验,使科研设备和研究工作水平步入了全国医学院校的先进行列。从1984年起,开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基金、七五及八五国家科技攻关等国家级项目。1986年学院决定成立心血管病理研究室,由邓仲端任主任,使完成各项科研项目有了组织保证,先后获湖北省卫生厅授予的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授予的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自然科学奖叁等奖。八十年代初,车东媛教授发现并报道中国首例农民肺,引起我国呼吸性疾病研究领域同行的高度重视。继而在我院组织了包括基础和临床的农民肺综合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1991年获卫生部授予的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病理教研室于1991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招收学科及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校级重点学科,一类课程。1992年熊密教授出任病理教研室主任,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光荣和传统,病理教研室于1996年入选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同年开始了《外科病理学》的再版工作,并于1999年1月正式出版,仍然受到广大病理工作者的高度评价。1998年4月,吴焕明教授接任病理教研室主任,2001年根据医学院党委的文件精神,由原病理学教研室、超微病理研究室、协和医院病理科以及同济医院病理科合并共同组建病理学系,但因多种原因,最后只由病理学教研室和超微病理研究室合并成立了病理学系,隶属于基础医学院,仍负责附属同济医院的病理诊断工作,吴焕明教授任病理学系主任。同年7月,病理学系搬迁至新建成的形态大楼。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朱大和教授任病理学系主任,2003年7月后,由李娜萍教授主持病理学系日常工作,并于2004年初被任命为病理学系常务副主任,主持病理学系的日常工作,直至2005年12月,王国平教授被任命为病理学系主任,一直到目前。
三、现在和将来
2007年6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病理学系和同济医院病理科完成学科合并,组建了同济医院病理研究所,全面负责病理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王国平教授任病理研究所所长兼病理科主任。病理学科于2007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2010年入选国家卫计委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病理研究所现有在岗职工70人,其中教师35人,包括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8人,讲师17人,助教2人, 绝大多数具有海外留学进修经历;教学辅助及实验技术人员基本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完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委1名、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常委1名,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副主委1名,湖北省医学会病理分会主任委员1名、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在临床病理诊断方面,病理科依靠雄厚的人才优势,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临床病理三级医师诊断制度和首诊负责制,亚专科诊断制度日趋成熟,大大提高了临床病理诊断质量。近年来每年完成临床病理活检诊断7万余例,同时承担了全国各地大量疑难病例的病理会诊工作。近几年来建立了高水平的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开展了分子病理诊断工作,为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分子依据。
病理学科承担了医学院全部的病理学教学任务,并开展了富有特色的英语教学、PBL教学和教学科研互动教学等教学实践;为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亦开展了较为前沿的教学课程。
目前科研工作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心脏、肺及血管病理,肿瘤分子病理。
当前,病理学科得到了极佳的发展机遇,我们同济病理学人将一如既往地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核心,团结奋斗,勤奋工作,同济病理学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2016年3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研究所(科)
湖北省武汉市航空路13号 邮编:430030